刘加旺:坚持金融为民理念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
12月28日消息,由新浪财经主办的“2022银行业发展论坛”于12月28日-30日隆重举行,本届论坛主题为“未来银行之路:机遇与挑战”。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出席并演讲。
刘加旺表示,农业银行坚持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持续增加涉农金融供给。按照县域高于全行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高于县域的标准,倾斜配置乡村振兴信贷资源,为广大乡村持续输入金融“活水”。
此外,刘加旺倡议,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银行机构,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守金融为民理念,坚持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增添美好金融画卷。
以下为发言全文: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嘉宾:
大家好!非常高兴参加新浪财经2022年银行业发展论坛线上峰会。借此机会,我结合农业银行的实践,与大家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一交流。
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农重农的明确信号和总动员令。近年来,农业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,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业务经营的重中之重,致力于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,持续加大涉农金融供给,提升服务质效,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农行力量。我们重点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:
第一,坚持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持续增加涉农金融供给。按照县域高于全行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高于县域的标准,倾斜配置乡村振兴信贷资源,为广大乡村持续输入金融“活水”。全行“三农”和县域贷款余额从2015年末的2.86万亿元,大幅增长至11月末的7.25万亿元;涉农贷款余额达5.48万亿元,是2015年末的2倍以上。同时,依托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集团经营优势,增加对乡村振兴领域的多元化资金投入。
第二,坚持补短板强弱项,做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、薄弱区域和关键群体的金融服务。聚焦粮食安全、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、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,加大信贷支持,实施金融精准“滴灌”。截至11月末,全行粮食重点领域、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、县域绿色信贷余额分别超过2350亿元、1.39万亿元、1.50万亿元和1万亿元。聚焦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,保持金融帮扶政策稳定连续,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。截至11月末,在832个脱贫县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分别达1.67万亿元、3121亿元。聚焦一般农户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关键群体,加大金融适配性创新和差异化供给,为农民农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金融动能。目前,全行农户贷款余额已达2.21万亿元。
第三,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,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能。顺应乡村振兴进程中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的新需求,构建形成总量达271项的“三农”专属产品体系,努力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、更加适配。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工程,完善智慧政务、乡村产业、惠农服务等涉农数字化场景,打造农民群众触手可及的“村口银行”“指尖银行”。截至11月末,农户专属线上融资产品“惠农e贷”余额达7535亿元、累计服务农户超1500万户;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平台覆盖超过1300个县、14万个行政村。不断延伸农村服务渠道,搭建物理网点、自助银行、惠农通服务点、手机银行、远程银行和流动服务“六位一体”渠道体系,让农村金融服务更广覆盖、更快触达、更优体验。截至11月末,农行在县域设立网点1.26万个,惠农通服务点乡镇覆盖率91%,为超过2亿县域客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。
第四,坚持金融惠农利农,努力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。对“三农”县域客户执行优惠贷款利率,实施开户结算等费用减免。我们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,面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般农户,创新推出额度大、期限长、纯信用、利率优惠的“富民贷”产品,最大限度让利于农。截至11月末,“富民贷”余额达83亿元,并向重点革命老区县、边疆民族地区拓展推广。疫情发生以来,对受影响的涉农客户“应免尽免”、“应减尽减”、“应缓尽缓”。2022年全行新发放县域贷款利率较上年末下降0.52个百分点。
近几年,我们面临着新冠疫情、自然灾害、贸易冲突、国际形势局部动荡等重重挑战,但我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、活力足,特别是广袤乡村既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坚实的基座底盘,也正成为未来持久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继续走出向上的发展曲线。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银行机构,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守金融为民理念,坚持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增添美好金融画卷。
一是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“量”的供给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所有银行机构各展所长、同向发力。在总量上,要把服务乡村振兴放在资源配置的突出位置,优先保障、优先投放,为乡村加快发展提供足够的金融助力。在结构上,要在粮食安全、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切实加大投入、作出成效。在方式上,要进一步整合资金、渠道、人员队伍等各种资源,统筹运用产业基金、融资租赁、债券投资等多样手段,全方位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。
二是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金融服务“面”的覆盖。落实中央“将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在乡村”要求,持续下沉服务重心,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新时代发展成果。一方面,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脱贫地区、边疆地区、革命老区等发展相对落后区域,推动不同区域、不同群体间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化。另一方面,依托银行机构产品、科技、网络等优势,开展融资、融智、融商等综合服务,充分延伸金融服务的边界。
三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“效”的改进。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,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果。加快产品服务创新。从农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,提供精准匹配、精细服务、精密协同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。加强金融科技推广应用。依托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持续完善丰富涉农场景,构建开放合作、无感使用、快速迭代的场景生态系统。推动业务运作数字化变革,以批量获客、自动审批、模型风控为特征,持续改进提升运作效率和客户体验。
四是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“质”的基础。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防范好风险为底线。要加强与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合作,多维度拓展积累涉农经营主体行为、生产、交易等数据,为增加信用贷款投放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。引入物联网、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,对信贷押品开展智能监控,有效提高信贷管理的可靠性。整合打通内部各系统信息资源,开发智能化风险管控工具,加快实现对风险的集中式、自动化、精准化、全流程管控。
谢谢大家!